第21章 故地重游(下)_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
笔词小说网 > 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 > 第21章 故地重游(下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章 故地重游(下)

  李业当初在怀德堡做都将之时,就把周边党项收拾得够呛。

  虽然当时的李业,还没被几个党项大氏族放在眼里,可时过境迁,党项部落聚居的夏绥等地,距离关中并不远,李业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,何况他们?

  现在的党项老大李思恭,也是李业的老相识了,自从中和二年,为了让夏绥党项能够参与平定黄巢,朝廷任命李思恭为夏绥节度留后,到后来直接任命为节度使,李思恭在夏绥转眼已经坐了四年。

  四年时间,已经够做不少事了。

  在这个期间里,拓跋氏扩张得相当快,势力从原本的宥州、夏州北部,到整个夏绥银宥四州。

  尤其是夏州、银州这两个汉人聚居的农业地区的吞并,让拓跋党项实力飞速发生质变。

  至今,只以李思恭的夏绥军而论,恐怕兵马就已将近两万。

  当然,这两万人的质量肯定是不能和凉军,乃至于其他一线藩镇相提并论的。

  李业北巡的消息一传来,夏绥镇反应相当激烈。

  李思恭是知道对方厉害的,连忙在夏州召集兵马,作为防备,同时也通知拓跋部各部落,注意约束,不要落凉军以战争把柄。

  他以为李业是想趁机兼并夏绥银宥四州

  但没成想,李业似乎并没有朝着他来的意思。

  而是意在对付盘踞于盐州、灵州和宥州之间的往利氏、细封氏两部。

  虽说此时的党项八部,还没有完成统一,但拓跋氏作为八部事实上的领袖,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其他几部被凉军吞并。

  但他又不愿直接和李业冲突,只能在背后支持往利氏。

  不过李业并没有急于诉诸战争,而是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

  派人通告往利氏、细封氏两家,要求双方对年前,于盐州的劫掠行动做出解释,同时警告以宥州和盐州之间,怀德、延恩、归仁三堡为界,两部未经允许,不得越过。

  前者倒罢,后者就有些过分了,怀德三堡,明明是夏绥镇的地盘,不能因为你李业当过都将,就归你指挥了吧?

  但事实上,李业却是一点也不客气,这三堡守军面对李业,几乎是毫无抵抗的就全部倒戈。

  毕竟人家此前就有群众基础

  控制了怀德三堡,基本上也就控制了宥州目前的所有农业地带。

  对此,夏绥节度使李思恭的反应是什么呢?愤怒?

  不,他忍了。

  不仅不找李业论道理,反而主动撤军,还申斥往利、细封氏两部,让他们如李业所言照办。

  然后,主动宥州图籍让人送到李业军前,撤了宥州刺史,表示愿遵循凉王之议,以选贤任能,让李业来向朝廷上表宥州刺史!

  如此姿态,说是忍让都谦虚了,简直就是投降。

  但如此一来,李业还真就不好发动,对夏绥镇的战争了。

  至于说兼并宥州其实意义不大。

  因为宥州根本就没多少汉民,剩下那些党项人,说实话,本来也不听李思恭的!

  宥州境内大小数十个党项部落,除了此时大体迁移到了夏州的拓跋部,剩下的无论大小,他们从几十年前,就属于独立状态,既不向节度、州府缴纳税贡,也不会成为藩镇的常备兵员。

  除了临战时,偶尔能当做雇佣兵花钱雇佣些党项突骑,其余时候,根本就没多少价值。

  你李业爱要,拿去便是。

 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,就是党项人是氏族部落体制,本来就不听州县的,李思恭并不需要一个宥州刺史或者衙门才能对他们发号施令。

  所以那些亲近附庸于拓跋部的部落,依旧不会改变。

  故而李思恭才能如此大方的把宥州让出来,一方面算是向李业示弱,以避免直接冲突,同时也是直接把李业推向其他党项诸部的对立面,让凉军先和当地党项对付再说。

  对于这样的结果,李业倒也不失望,饭要一口口吃嘛。

  往利氏和细封氏,在李思恭的警告下,暂时收起了锋芒,不愿与凉军碰撞。那他就改鲸吞为蚕食,一点点来,这样也好,有利于更好消化党项各部。

  于是乎,拿下归德三堡后,李业迅速先对三堡周边百里内的党项部落动手。

  要求这些部落登记户口,缴纳贡赋。

  其实重点不在征收税贡上,主要还是登记户口,这是实行有效统治的第一步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自然是触及许多党项部落首领利益的,迅速激发反抗。

  然后凉军的扫荡行动就开始了

  整个行动,李业只负责规划大方向,其余细节,当然是交给秦彦、赵岳、张归霸等人施行。

  近万凉军,分为十股,以都为单位,在怀德周边百里内,配合官吏,对反抗的部族进行武力镇压。

  这个过程刚开始,自然是相当残酷的

  好几个部族被杀鸡儆猴,十岁以上成丁,几乎全灭,数千妇女被充为奴。

  然后发配到灵州进行安置,大概率是赏赐给有功军士,发展到这一步,李业倒是无需做什么人口买卖的勾当了。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这个时代,男女比例倒是比较平衡,并非因为不重男轻女,而是男丁在战争中伤亡太大。

  不过凉军这边有点特殊,因为李业的军队,近半都不是从西北本地征发,而是从中原带来的,还有许多都是昔日的巢军俘虏,本无家属,就有了婚配问题。

  如今这下,倒是也不用担心了。

  有了武力威慑,编户齐民的工作立马就加速进展

  有关对党项的攻略,出发前李业专门和张承业、敬翔几人开过碰头会,于是乎,临行前,作为吏曹长史的敬翔,专门从军政学堂里抽出数十名学员随军。

  这边户口刚清理出来,立马就任命为县、乡政权的主官、佐官。

  怀德堡,由此,正式建县

  而怀德县这个地方,相当重要,因为整个宥州,就这一个县(此前连县都没有,就三个堡)。

  作为第一个行政区划,知县人选是个难题

  必须要允文允武,既能打理民政,又能对付当地党项叛乱,还要有能临机决断的魄力。

  在李业已经开始分开文武体系的大背景下,新设的怀德知县,是为数不多,知县兼任都将,军政一把抓的位置。

  所以这个知县人选,一改此前县级主官大都由吏曹直接确定,交予李业审核用印即可。

  而是李业亲自在掌书记韦庄提供的十几个人选里挑

  县(都)一级,在凉国权力结构中,属于第三层,位于军府、州使之下,按照资历排序,大都是些早期跟随李业的基层士卒,或者第一批军政学堂学员。

  李业对这些名字熟悉的不多,翻了十几份档案,都觉得不妥,最后却是拍板在了一个熟悉的名字

  “军政学堂教习,郭崇韬”

  于是乎,今年才刚虚岁二十的小郭同志,成为了此时整个凉国十数州,最年轻的知县。

  除了一个怀德知县,李业又任命了此前,在对党项方略上,颇有见地的王锴,为宥州刺史。

  随后命效节军右厢兵马使,王建分管宥州防务。

  接下来的事情,就不用他这个凉王太过操心了。

  但李业此时倒也没急着走,因为还有两件事没有部署完成。

  其中一件,是和细封氏的联络,另一个,则是王锴提出的意见

  联络天德军

  天德军,驻防在丰州,也就是当年的安北都护府旧地。

  主要以东、中、西三个受降城一线为根据地,是此时大唐最靠北的藩镇之一了。

  直接面对北面的回鹘和南面的党项,再往东便是河东李克用的后花园

  战略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

  狭义上来说,天德军那块,才叫正儿八经的“河套平原”

  此时的天德军防御使唤作李珰,但却并非是天德军中真正做主之人。

  因为天德军里,最豪横的,还是前任防御使康承训所在的康氏家族。

  族中子弟,于丰州几个县、堡,都担任都将,又是天德军中教练使,可以说掌握军政大权。

  李业便派遣牛峤和礼曹长史杨尧臣两人,分别前往细封氏和天德军出使。

  细封氏的历史,其实远比拓跋部要长远。

  当年唐初之时,东突厥灭亡,还在突厥人统治下的党项部落头领,细封步赖,率部向李世民请降。

  李世民设宴款待细封步赖,并且授予他轨州刺史职位。李世民把细封氏部落,安置在轨州,让他们有了立足之地。

  可以说,细封氏是第一个内附的党项大部

  只是再后来的内部竞争中,逐渐落败,刺史的位置也就让给了拓跋部。

  现任细封氏首领细封和赖,年方四十,正值壮年

  接到李思恭不让南下的命令,心中是多有暗骂的。

  因为此前南下劫掠,其实他们细封氏也没有分到多少好处,反而出力不少。现在连这点财路也断了,每年还得向往利氏和拓跋氏上贡,可谓雪上加霜。

  紧接着就听闻往利氏那边,凉王使者拜访后,于往利氏首领不欢而散。

  盖因南面凉军编户齐民,清理了好几个原本附庸于往利氏的部落

  年富力强,不就不甘心受人限制的细封和赖心中,便有所触动。

  然后他就收到了下属回报

  凉王使者,凉王亲事府参事,牛峤拜访

  亲事府并非只有左右参政和典军,所谓参事,可以理解为已经有了级别,但还没有分配到地方的挂职干部。

  “快快请进来!”

  细封和赖连忙分派,又赶忙让人布置了酒席,甚至从族中选了些容貌上佳的女子,席间方便起舞助兴。

  这些个党项首领,其他不说,但就享乐这一点,和汉人接触良久,却是学习了不少。

  等牛峤到了大帐前,细封和赖早已出来主动笑脸相迎

  “贵使远道而来,必然疲累,鄙人早已布下酒宴接风,还请入内慢用。”

  一番官话,听起来和寻常西北汉人,都无甚区别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细封氏内附两百多年,和汉人交流融合,其实大部分族人,都是会说汉话的。

  牛峤见状,心中已经定下一半,自无不可,便应邀入内

  席中,杯盏交错,都还没等牛峤表明凉军合作意向,细封和赖这边就已经开始大为诉苦。

  表示此前南下劫掠,全然是因为拓跋和往利氏相要挟,被迫无奈之举,其实细封氏自己,也颇受其害。

  牛峤闻言,却是不急着说话了,还是装作漫不经心之态,只道

  “我们大王也知道你们的难处,但是嘛,你也知晓我们大王的性格,向来对于这等事,是半分没有容忍的。这次遣下官来,就是了解了解情况。”

  “你也听说了,往利氏那边是油盐不进的,大王临行前,便与军中将佐都交代好了,谁若能平宥州,便是朔方镇信任都指挥使!”

  “多少将士,正在摩拳擦掌呢,唉,临行前赏赐都发了,不可能白来一趟吧?我看啊,你们细封氏还是要早做准备,你看人家往利氏,不明明都开始聚集人马,准备打了嘛。挺好,按大王的话说,一次性解决干净。”

  细封和赖闻言马上急了,立马站起来解释

  “贵使勿要误会,我细封部,绝无挑战之心!”

  “这就要看首领的诚意了。”

  牛峤只是握着酒杯,缓缓言道

  细封和赖大急,干脆咬牙道

  “若是细封部愿转投于凉王麾下,凉王可愿庇护于鄙部?”

  牛峤等得就是这句话,立马拍案道

  “我王于治下百姓,无论汉蕃,一视同仁,视为手足,焉能不顾?”

  “可......”

  细封和赖还是有些迟疑,毕竟这种事情焉能靠一面之词,若是自己这边改旗易帜,事后李业又拿自己挡枪,吸引拓跋和往利的兵锋,又如何?

  牛峤见状,干脆道

  “下官有一法,或能打消首领顾虑。”

  “如何?”

  细封和赖问道

  牛峤反问道

  “下官听闻首领有一女,秀慧有名,然否?”

  细封和赖闻言,立马就反应过来了

  这的确是最快,也最有效,确立双方信任关系的办法。

  喜欢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: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cics.org。笔词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cics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